“淑芬”是什么意思?在我国古代的典籍中,常将“淑淑女”、“君子之淑芬耶”等用来形容女子品德的高尚。这里说的“淑芬”,是指有德而不逾矩,行为不端却又心善美的女子。礼记·曲礼上中说:“君子有三端:仁、义、礼。”又说”君子也”、”女子必有三端”。所以君子也是具有三端的,而淑芬者则不一定。
1、儒家的仁德
仁,是指心存仁德,这是对人的一种道德要求。仁德就是以一颗仁心为己心的修养。在孔子看来,只要是对别人有利的事,只要是为别人所需要的事,只要是自己认为能做的事,就都是仁。例如:一位农民为了使农田能够顺利播种和收获,于是在农田旁边修了一座水坝,把水引到水坝里来浇灌田地,然后把田里的水引到旁边的井里来灌溉。水又通过井里流到田里去了。这样一种仁爱的德行就成就了农民的根本利益而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成为人们最为敬爱的人和最值得尊敬的人之一。
2、“淑芬”的基本含义
淑芬,尔雅·释女:“淑女有四端,曰慈、孝、悌、信。芬,美好之义。”即具有美德的女子。女子的四端为仁、义、礼、信。这是“淑芬”的基本含义;“慈孝、仁爱、诚信”是“惠、敏”女的四端;“信、忠、义”是女子的四端。“惠”指仁义道德;“义”即仁义道德所产生的后果;“信、惠”则是对女性社会地位所产生的影响;“和”是夫妻关系;“信、孝、悌、信”则是传统伦理道德中比较普遍的要求(即在家庭里要做到尊长敬老)与孝道上的结合体而成;“信德”指诚信待人者对人要坦诚相待;这四点分别包括:信心、诚心和耐心等。
3、古代妇女美德的具体表现(原文如下)
淑女(shē n):贤良淑德,正直端庄。美淑慎,知礼守节。不妄为恶,无乖张之习。明理有仪,通晓礼仪。善言善行,有辞有节,不苟言笑。):品行端正,正直无违。不淫于色,不贪淫于财。
点击软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