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活动是指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和改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推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的一项活动。文明创建活动以人为本,突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准则。突出公民思想道德主流,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突出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大力推进社会公德养成和积极倡导文明行为。
1、深化思想道德建设
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最根本的途径,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推动形成崇尚真善美、抵制歪风邪气的良好风尚。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深入开展“热爱中国共产党”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和党长期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开展“学党章、学系列讲话、树思想”主题实践活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深入学习宣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工作):深入开展学习宣传“中国梦·山东好风光”大型公益广告评选活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群众身边典型培育、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
加强对单位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领导,把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与创建省、市级单位工作考核相结合。加强对部门单位文明创建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建立、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形成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社会文明创建活动开展的良好格局。全面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考核结果运用。加强对全市机关作风和行风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
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相协调。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是促进物质文明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物质文化条件,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要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不断增强城市品位,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城市综合发展、增强城市功能。科学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实施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工程,加强公共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全面开展公共卫生综合整治和食品安全专项行动。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格局,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与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