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科动物虽然厉害,但与犬科动物相比,还是稍逊一筹。因为猫科动物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而犬科动物在攻击人类时大多都是先寻找猎物和隐蔽起来自己保护好后再去进攻和攻击。同时由于猫科动物的活动范围要比犬部大得多,所以它们可以不像犬科动物那样进行激烈的搏斗。所以有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说法。
1、活动范围大,活动范围较大
猫科动物的活动范围可达4000米,这是犬科动物活动范围的3倍以上。并且猫科动物还有一种特殊的“防御性”。一旦受到天敌威胁,猫科动物会迅速逃跑,甚至与天敌作殊死搏斗。即使没有天敌时也是如此。
2、猫科动物的生存条件好
现代家猫生活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方,其中生活在较高海拔的猫科动物主要有西伯利亚虎、棕熊、长臂猿、喜马拉雅熊、孟加拉虎、东北虎等。如果去北极地区,北极犬科动物很少会到那里去生活。因为北极地区环境比较恶劣,冬天很难捕猎到北极豹、雪貂、狼、猎豹等大型猫科动物;而猫科动物又喜欢生活在地势较高、气候较凉爽且没有天敌等比较安全环境中,所以能够比较容易生存下来。而犬科动物几乎是生活在森林里,环境比较恶劣天气特别多,其生存条件可想而知。因此犬科动物在狩猎方面比猫科动物要差得多。
3、猫科兽在捕猎时经常攻击人类
一般来讲,猫咪虽然不是主动攻击人类,但是在它们看来,威胁人类的是一个比其捕猎范围更大的猎物。例如:亚洲狮常袭击北美狮子。但猫科动物则不同,一般都是先寻找猎物然后攻击其猎物。虽然猫科动物经常不主动攻击人,但是它们会以其他方式来保护自己的伙伴和食物。例如:豹子喜欢待在潮湿的丛林中寻找可以避雨的地方;狮子喜欢在夜间行动。因此在猫科动物中有很多兽类都是属于夜行性食肉动物,一般都有较强的夜行性能力。…..当然如果遇到人类这个大敌也可以采取其它的方式来抵抗和攻击。
4、猫科动物的遗传基因
一些具有优良基因的动物也可以成为“人”或者“神”。猫类中几乎所有的猫科动物都具有这种特性。例如猫的体长在4-5厘米之间,尾长6-8厘米左右,体重超过50公斤。除了雄性猫外,所有雌性猫在外观上都具有惊人的相似特征,而且许多雄性猫体型都比雌性大3-5倍。它们还具有非常强壮而灵活的四肢、具有高超飞行本领、能够以惊人的速度抓握猎物和捕捉各种爬行动物、捕猎啮齿类等食物等独特的特征。此外猫科动物还具有特殊的生活习性,比如猫类、犀牛类、猎豹类、黑熊类、猞猁类、猎豹、狼、豹猫、棕熊、林狐等,都具有极其发达的听觉和视力。